人气产品
中国物联网行业领先的人员识别和物品标识技术、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 商,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,共获得专利217项。
在RFID解决方案中经常会碰见的一个问题便是不同品牌的RFID设备之间能否正常读写通信,其实RFID设备之间能否进行读写不是单纯看品牌,行业有统一的通信标准,要看的是射频协议和频率。
RFID设备之间遵守相同的协议,工作在同一个频段上面可进行有效通信。协议并不是由品牌厂家自己定义的,是行业内公认的协议。
目前国际上与RFID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:ISO/IEC18000标准(包括7个部分,涉及125KHz、13.56MHz、433MHz、860-960MHz、2.45GHz等频段),ISO11785(低频),ISO/IEC14443标准(13.56MHz),ISO/IEC15693标准(13.56MHz)、EPC标准(包括Class0,Class1和GEN2等三种协议,涉及HF和UHF两种频段),DSRC标准(欧洲ETC标准,含5.8GHz)。
而射频识别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,即位于ISM波段之中。典型的工作频率有:125kHz,133kHz,13.56MHz,27.12MHz,433MHz,902~928MHz,2.45GHz,5.8GHz等。
RFID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、应答器、数据载体,是一种存储数据识别资料的装置,可以透过无线电波与读写器之间互相传递资讯,用来回应识别资料给读写器。
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,扫描器、通讯器、读写器(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)。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和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,同时读写器还可以和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,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。
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,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物流和供应管理、生产制造和装配、航空行李处理、邮件包裹处理、图书馆管理、动物身份标识、运动计时、电子门票、道路自动收费、等众多领域。